影片的开头写得清清楚楚,这是一部“教学片”。序言里也说:“这部教学片介绍了胶东抗日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地雷战……的光辉业绩。”什么是“教学片”?就是专门“教授科学幻想的影片”,简称“教学片”。
每次鬼子进村前,都是守护在村口的少年“眼尖”,发现不远处的日军大队。于是少年大喊:“鬼子来啦!鬼子来啦!”——这就算是拉警报了。
只见全村的人扶老携幼、牵驴赶羊、拖牛拉马地离开村庄,多数人还要肩扛手挽地搬运粮食衣物和棉被枕头。如此兴师动众,自然行动缓慢,没有半天一天是出不了村的,看得我心里着急。但导演却能安排得天衣无缝——待全村人都上了山,日本鬼子还没走到村头。直等到民兵们埋好地雷后才放鬼子进村。于是,鬼子们被炸得魂飞魄散自不必说。
一次,龟田小队长带大批日军袭来,而导演只安排三位年轻的村姑对付他们。村姑们看上去应该是玩绣花针的料,但个个如史泰龙一般。把大队日军打得晕头转向。导演还让日军一点作战经验都没有,分不清姑娘们放到是鞭炮还是机关枪。只好向东扫射一番,再向西扫射一番,完全搞不清方向。直到成功地拖够时间后村姑们才撤离。
这时,大队日军狂追在后,眼看就要追上了。我心里急得发慌:被鬼子逮住必死无疑也,还有可能被糟蹋,日本鬼最爱的就是这个,能不急吗?但事实证明我是干着急:只见那三村姑不慌不忙,边打边退。虽然只剩最后一颗子弹,照样弹无虚发,而且不需瞄准,睁着双眼抠动扳机就把敌人给“报销”了。
不久伪军头目发现了村姑们弹尽粮绝,高喊着“抓活的!抓活的!”扑了上来。眼看最多只有二三十米,我急得直冒冷汗!活捉的后果是什么,怎能不急?但没想到这次还是干着急:村姑们不紧不慢,还有时间埋雷,挂上绊弦,再找到隐身之处躲起来。轰隆一声,跑在最前边的两个敌人倒地。
这时,更令人担心的事出现了:姑娘们竟然冒险往回跑,从两名倒地的敌人身上夺下了三八步枪……就在我急得心脏病要爆发时,导演救了我一命:他没让后面的鬼子开枪,甚至没让他们向前挪动,于是姑娘们从容离去。
乡亲们发明了许多种类的地雷:什么绊雷、踏雷、子母雷、钉子雷、飞雷、连环雷、石雷……等等,简直就是武器制造专家。有一种地雷叫“天女散花”,就是在山坡上埋炸药,再铺上碎石,引爆后碎石散落下来,对头戴钢盔的日军似乎没什么杀伤力。如果你这样想就错了,这洒下的碎石照样可以使鬼子死的死伤的伤。
我最佩服的就是“天雷”,即把雷弦挂在两颗小树之间,那弦细得敌人看不见,一绊上就炸。但风吹树摇就怎么也不炸。如此高科技能不令人佩服吗?
还有那“头发丝雷”更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:此雷竟然可以炸探雷器!“头发丝雷”暴露在地面的一边是铁夹子,用头发丝连接到另一边的铁钉子上。敌人使用的探雷器,虽然可以探到深埋地下的铁制物体——地雷,但地面上的铁夹子和铁钉却探不出。如此尖端科技今天都难找到,难怪“头发丝雷”频频把日本的探雷工兵送上西天。
有一种“蝎子雷”,竟然可以辩认出敌我:不炸走在队伍前面的二十几名被逼迫踏雷的村民,只炸后面的日本鬼子。当年就发明了如此先进的地雷,没想到吧!
还有你想不到的呢!在收麦子的那天,我们的民兵竟然把大量的地雷埋到了日军据点门前,炸得鬼子出不了门。怎么埋的?看到有人埋雷,炮楼上的鬼子不开枪吗?关于这个问题,影片没有交待。我知道这是编导们的为难之处:不说嘛又不好,说出来嘛,又涉及到军事机密——这可是一项绝顶的军事机密。
这项机密到了2010年,刚好过了法定的保密期,为了给历史一个交代,今天老还是把它披露出来吧——当时埋雷的民兵都穿上了隐身衣。
乡亲们还把地雷埋在自家的门头上、墙脚下、酒缸边、篮子底、凳子后……可以说是无处不在。任何一颗爆炸,都会将自己的房屋夷为平地。但我们的人民群众都没有怨言,甚至打心眼里高兴:炸死一个日本鬼子,没房子住也值得——觉悟多高啊!
事后没有爆炸的地雷怎么办?要请专家来处理吗?如同龟田队长请来排雷专家渡边一样。
不用,完全不用!
乡亲们会轻而易举地一个一个地起出来。什么?不信!你太低估群众的能力了。凡是被认为危险的事,在党的领导下就会变得很安全。你看那民兵队长赵虎,身上挂着七八个地雷,在山沟边悬崖上摸爬滚打,上窜下跳,一点危险都没有。不时埋上个地雷,让紧随在后的鬼子飞上了天。还有,上级派人送来两筐地雷时,乡亲们抱起地雷欢呼,连小孩都不例外,安全得很!
就算偶尔出点意外,也不需要涂药,用手摁住伤口,不一会就没事了。你看那石大爷,被日本的重机枪直接击中前额,只用手捂了一会就自动愈合了。科幻片嘛,涂什么药!
*********
没有炸死一个鬼子的战争——地雷战
因为是抗日老根据地,所以还有机会听到许多革命教科书上所没有提到的非革命故事。其中之一就是地雷战。话题是由电影"地雷战"引出来的。我们村是公社所在地,每年县电影队会来放几回电影。届时乡亲们总是扶老携幼扛着凳子夹着褥子等前往观看。因为那年月里多数电影都成了"毒草",所以电影队放来放去就那么几部片,国产片大体就是"老三战":地雷战,地道战,和南征北战。看得次数多了,大人孩子都会背电影里的台词。有些台词还成了全民性的常用语。我上大学时听美国广播,竟听到那美国佬周幼康也会说"反正各村有自己的高招"。可见"老三战"影响力已经越出了国界。
老三战的情节也是哙炙人口的。"地雷战"里的许多情景至今仍然栩栩如生。历史教科书也不时提到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展开地道战,地雷战的英勇事迹,以此证明党是积极抗日的,而且还是抗日的"中流砥柱"。
然而,在抗日战争时亲手玩过地雷的老乡们说起来,则完全是另一回事。"谁也不待见那个物件",这是提起"地雷战"话头后的第一句评论。"不待见"在这里是讨厌的意思。从没有听到村里任何一个老乡对地雷战表示过好感。有人还表现出"深恶痛绝"的感情。为什么?只因为"地雷净害老百姓"。
获得1997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国际禁雷运动组织曾用数字向世人证明:地雷杀死的平民远远多于军人。其实太行山的农民们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知道这个事实了,只是他们没有机会向国际社会表达而已。
老乡们很懂地雷的:地雷总要埋在人走的道上吧,那条道咱们男女老少骡马牛羊天天要走好几趟,鬼子们十天半月也不定来一回,你说它炸谁?埋雷的干部也非常难,白天是不能埋的,只好头晚上埋,天亮前起出来。每天傍黑后,干部就得挨家挨户问,看看还有谁出了村还没回来。直到弄清都回来或者出去的人今晚不回来了,才敢出去把雷埋下。回来后也不敢睡死。因为勤劳的中国农民五更天甚至四更天就想起来出去干活,所以你得起的更早才能赶在乡亲们之前把雷起出来。有位长辈记得他有一天睡误了,醒来一看天已亮,吓得连鞋也没穿就往村外猛跑,脚被扎得满是血。幸亏那天下雨,没有早起出村的人,才没有出事。而其他村就发生过把早起的农民炸死,把夜里外出请医生的人炸伤的事。